平生不持面看人,宁作五湖云水身。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渔父

唐·李中

偶向芦边坐钓矶,平生不持面看人。

宁作五湖云水身,归来犹是旧渔人。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字有中,江陵(今属湖北)人,南唐升元中,以文章及第,任淦水尉,后主朝,官至水部郎中,有《碧云集》三卷传世,其中多写隐逸生活及闲适之情,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流畅。

译文

偶尔在芦苇边坐下垂钓,我一生都不习惯以貌取人、趋炎附势。

宁愿做那五湖四海漂泊的云水之人,归来时依然保持着我渔人的本色。

释义

偶向芦边坐钓矶:偶尔在芦苇丛边的钓石上垂钓,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场景。

平生不持面看人:表明诗人一生都不以权势、地位或外貌来评判他人,体现了其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品格。

宁作五湖云水身:宁愿成为在五湖四海漂泊的云水之人,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无拘生活的向往。

归来犹是旧渔人:即使归来,依然保持着渔人的本色,不改初心。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渔父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高洁情操,首句“偶向芦边坐钓矶”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的垂钓画面,为全诗奠定了闲适的基调,次句“平生不持面看人”则直接表达了诗人不慕名利、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后两句“宁作五湖云水身,归来犹是旧渔人”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初心的坚守,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中仕途不顺或隐居期间,晚唐至五代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仕途艰难,李中可能因不满现实而选择了隐居生活,通过描绘渔父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保持初心、不改本色的坚定信念。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中高超的文学造诣,更通过渔父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