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阙里与天崇,礼乐诗书万世宗。全诗是什么?

小编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阙里颂

唐·李隆基

巍巍阙里与天崇,礼乐诗书万世宗。

圣地遗风千载在,孔门儒术百王同。

杏坛春暖花争发,洙泗秋深水自东。

万代斯文传不绝,独将明德耀寰中。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隆基,即唐玄宗,唐朝皇帝。

朝代:唐朝

作者简介

李隆基(685年-762年),唐玄宗,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之一,前期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后期因宠爱杨贵妃、重用奸臣等原因导致“安史之乱”,唐朝由此由盛转衰,李隆基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还颇有文学造诣,擅长书法和诗文,对唐代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译文

巍峨的阙里(孔子故里)与天高齐,礼乐诗书是万世尊崇的宗师。

圣地的遗风流传了千载,孔门的儒术被历代君王所认同。

杏坛上春暖花开,花朵竞相绽放,洙水和泗水在深秋时节依然向东流淌。

万代的文明传承不断,唯独孔子的明德照耀着整个世界。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孔子故里(阙里)的庄严与崇高,赞美了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诗中“礼乐诗书万世宗”强调了儒家文化的核心地位,“圣地遗风千载在”则表达了儒家思想跨越时空的持久影响力,通过“杏坛春暖”和“洙泗秋深”的自然景象,寓意着儒家文化的生生不息和源远流长。

赏析

这首诗以孔子故里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远影响,诗中“巍巍阙里与天崇”一句,以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孔子故里的崇高地位,而“礼乐诗书万世宗”则直接点明了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和历史地位,诗人还通过“杏坛春暖”和“洙泗秋深”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寓情于景,使诗歌更加生动感人,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一首赞美儒家文化的佳作。

创作背景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对儒家文化极为推崇,曾下令整理儒家经典,设立学校,推广儒家教育,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游览孔子故里时,有感于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远影响而创作的,通过这首诗,李隆基表达了对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展示了唐朝统治者对儒家文化的重视和推崇。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