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鸳鸯
唐·杜牧
两两戏沙汀,长疑水漫平。
晚来风定后,头白鸟飞轻。
堪恨无情一枝橹,水禽惊起不成双。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注:“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并非杜牧原句,为后人添加或误传,此处为保持完整性而保留,但分析时不涉及此句。)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晚唐时期,才华横溢,诗文兼擅,尤其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作风格俊爽峭健,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译文
鸳鸯双双嬉戏在沙滩之上,让人常常怀疑水面是否已经涨平,傍晚时分风平浪静之后,白头老鸟轻盈地飞翔,可恨的是那无情的一枝船橹,惊起了水中的鸳鸯,使它们无法成双成对。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鸳鸯在沙滩上嬉戏的场景,以及因船橹惊扰而分离的情景,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被破坏的遗憾和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
赏析
1、意象生动:诗中“两两戏沙汀”生动描绘了鸳鸯成双成对、和谐共处的画面,而“晚来风定后,头白鸟飞轻”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宁静祥和的自然景象。
2、情感深沉:“堪恨无情一枝橹,水禽惊起不成双”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对比鸳鸯的和谐与船橹的无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被外力破坏的愤慨和无奈。
3、寓意深远: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鸳鸯的分离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破碎,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中种种不和谐现象的忧虑。
创作背景
杜牧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鸳鸯被惊扰的场景,寄托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追求,在晚唐的动荡背景下,这种对和谐与美好的向往显得尤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