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赠友人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宦游早日阙相闻,一面那知乃尔勤。
风月相思千里远,海天凭尺五云深。
书传鸿雁情难尽,路隔烟霞梦易沉。
他日重逢应未老,与君同醉杏花村。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其诗歌风格雄浑豪放,语言通俗流畅,富有生活气息。
译文
早年宦游四方,我们久未互通音讯,
今日一见,哪知你竟如此勤勉。
相隔千里,风月之下我们相互思念,
海天之间,书信传递着深情厚谊,如同五云之深。
书信往来,鸿雁传情,情意难尽,
路途遥远,烟霞阻隔,梦境易沉。
他日重逢之时,想必我们还未老去,
那时定要一同在杏花村中畅饮。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重逢的期盼,首联“宦游早日阙相闻,一面那知乃尔勤”点明了诗人与友人因宦游而久未联系,今日一见,发现友人异常勤勉,颔联和颈联通过“风月相思”、“海天凭尺”、“书传鸿雁”、“路隔烟霞”等意象,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隔千里,但情谊深厚,书信往来的情景,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重逢的期盼,希望未来能与友人一同畅饮。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首联以“宦游”为背景,点明了诗人与友人久未联系的原因,乃尔勤”一词也表达了对友人勤勉品质的赞赏,颔联和颈联通过“风月”、“海天”、“鸿雁”、“烟霞”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具象化,使得情感更加饱满,尾联则以“重逢”为愿景,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盼,整首诗情感起伏跌宕,语言流畅自然,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刘禹锡的宦游经历有关,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至偏远地区,在宦游过程中,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往往难以长久相聚,这首诗可能就是诗人在与某位友人重逢时,有感而发,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重逢的期盼,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仕途坎坷的无奈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