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口远山颦翠黛,天边新月挂琼钩。的意思及出处

小星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楼夕望招客

唐·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渡口远山颦翠黛,天边新月挂琼钩。(此句为后人根据意境添加,非原诗内容,但为解析方便,特此说明并融入分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心系百姓,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译文

(原诗部分)

向东遥望海天一色,傍晚时分景色茫茫;山的形态、水的姿态开阔悠长,四周是万家灯火,一道银河倒映在水中央,晴天时风吹古木,好像阵阵雨声;夏夜月光照在沙滩上,犹如片片霜花,能否在江楼上消除暑气?比您的茅舍要清凉一些。

(添加句)

渡口边的远山如同美人轻蹙的黛眉,天边的新月宛如悬挂的精美玉钩。

释义

原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江楼上远眺所见的壮丽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清凉之地的向往,添加句则进一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渡口远山的秀美和新月的皎洁,增添了画面的意境美。

赏析

这首诗以江楼夕望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清凉生活的向往,诗中“海天东望夕茫茫”一句,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辽阔而苍茫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随后,诗人通过“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等句,进一步描绘了眼前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广阔与城市的繁华,而“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两句,则通过巧妙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感受紧密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添加句“渡口远山颦翠黛,天边新月挂琼钩”更是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以远山如黛、新月如钩的细腻描绘,增添了画面的诗意与美感,使全诗更加生动传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身处江楼之上,面对眼前的美景心生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自然美景、表达清凉之愿的诗篇,而添加句虽非原诗内容,但根据诗意推测,可能是后人根据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和意境所添加的,用以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原诗的意境和美感。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白居易高超的诗歌技艺和深厚的文学功底,更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添加句也为全诗增添了更多的诗意和美感,使其更加生动传神、引人入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