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东归思
朝代:唐代
作者:韦庄
东归思之未易得,每以问人人不识。
天涯惆怅故园心,独向高楼泪沾臆。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出身于书香门第,早年曾广泛游历各地,后入蜀为官,曾任前蜀宰相,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与战乱离愁,词作则以描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为主,风格清丽,情感细腻,对后世词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译文
向东归去的思念难以轻易实现,每当向人询问却总是无人知晓我的心意,身处天涯的我满心惆怅,思念着远方的故园,独自登上高楼,泪水沾湿了衣襟。
释义
“东归思之未易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但这种思念却难以实现;“每以问人人不识”则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即使向他人倾诉,也难以得到理解和共鸣。“天涯惆怅故园心”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身处异乡,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和无法释怀的愁绪;“独向高楼泪沾臆”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哀伤。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无法归去的无奈,首句“东归思之未易得”直接点题,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次句“每以问人人不识”则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助,后两句“天涯惆怅故园心,独向高楼泪沾臆”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将诗人的思乡之情推向高潮,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哀伤,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的动荡和五代十国的纷争,他的诗作多反映战乱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身处异乡,思念故乡却难以归去的时期,在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更加深切,而现实的无奈又使他无法轻易实现归乡的愿望,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促成了这首诗的诞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庄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现实的无奈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