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闲居
唐·白居易
日高睡足懒梳头,小阁无人门自钩。
狸奴闲占熏笼卧,燕子横穿翠径飞。
柳色绿筵铺地锦,花光红烛照天衣。
一春能得几多时,雨雨风风漫不知。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其诗作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有对民生疾苦的深刻描绘,也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刻画。
译文
太阳高升,我睡足了懒觉,懒得去梳头,小阁里空无一人,门也自动钩上了,狸猫悠闲地占据着熏笼躺着,燕子横穿翠绿的小径飞翔,柳树的颜色如同铺在地上的锦缎,花朵的光彩如同照亮天空的红烛,春天能有多少时光呢?风风雨雨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闲居时的宁静与闲适,首联写诗人高卧懒觉,门自钩上,表现出一种无人打扰的宁静;颔联通过狸猫占熏笼卧和燕子横穿翠径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中的生机与活力;颈联则以柳色和花光为喻,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繁华;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易逝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春日闲居时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与闲适的气息,诗人通过狸猫、燕子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如将柳色比作地锦,将花光比作天衣,既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春天易逝的无奈,使整首诗在宁静与闲适的氛围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晚年闲居时所作,当时,诗人已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起伏,对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选择了闲居的生活方式,以远离尘嚣和世俗的纷扰,这首诗正是诗人在闲居生活中对春天美景的描绘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之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闲适,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