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朝代:唐代
作者:李中
闲居竹阁上,日觉道心清。
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
尚嫌名挂东林社,那问尘生北海樽。
欲去烧丹学,空余白发身。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但诗作颇丰,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李中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和闲适生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译文
闲居在竹制的楼阁之上,每天都觉得道心愈发清澈,风停下来,花瓣依然缓缓飘落;鸟儿在山间鸣叫,使得山谷更加幽静,我还嫌自己在东林社的名声太大,哪里还会去关心北海樽中是否落满了灰尘,想要去学习炼丹修仙之术,却只留下了一头白发和这凡俗之躯。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闲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首联点明闲居的环境和心境;颔联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闲居生活的清幽;颈联以“尚嫌名挂东林社,那问尘生北海樽”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尾联则流露出诗人对修仙炼丹的向往,但现实却是无法摆脱的凡俗之躯。
赏析
这首诗以闲居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高洁情操,颈联“尚嫌名挂东林社,那问尘生北海樽”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既表达了诗人对东林社名声的淡泊,又暗示了对北海樽中世俗生活的疏离,这种对名利的超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晚唐五代时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创作背景
晚唐至五代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许多文人墨客选择隐居山林,以逃避现实的苦难,李中作为这一时期的诗人,也深受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闲居生活的喜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同时也流露出对修仙炼丹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这种情感在晚唐五代时期的诗歌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