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矣移家住鹿门,偶然信脚到桃源。出自哪首诗?

梦梦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寻桃源

唐·孟浩然

久矣移家住鹿门,偶然信脚到桃源。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还。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年-740年),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孟浩然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王孟”,虽有“诗星”之誉,却始终未能得志显达。

译文

早已把家搬到了鹿门山居住,偶然间信步走到了传说中的桃源,岩洞的门扉松林中的小径长久以来都是寂静无声,只有隐居的人才会独自来来往往。

释义

久矣移家住鹿门:表达了诗人早已选择隐居于鹿门山的决定。

偶然信脚到桃源:偶然间,诗人漫步至了一个如世外桃源般的地方。

岩扉松径长寂寥:岩洞的门扉和松树间的小径总是那么寂静。

惟有幽人自来还:只有隐居的幽人独自往来于此。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隐居鹿门山后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偶然间发现的一处如世外桃源般的幽静之地,诗中“久矣移家住鹿门”一句,既表明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选择,也透露出他对尘世纷扰的厌倦,而“偶然信脚到桃源”一句,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以及他在隐居生活中偶然发现的美好。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还”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桃源的幽静和隐居生活的孤寂,岩扉、松径、寂寥等词语,共同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氛围,而“惟有幽人自来还”一句,则强调了隐居者的孤独和自在,他们不受世俗束缚,自由地往来于这片幽静之地。

创作背景

孟浩然一生未曾入仕,大部分时间都在游历和隐居中度过,他早年曾有过求仕的经历,但未能如愿,后来,他选择了隐居生活,以山水田园为伴,以诗歌为友,这首诗就是他在隐居鹿门山期间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自己隐居生活的场景和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也透露出他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