踌躇已久归犹嬾,更向溪头坐钓矶。全诗是什么?

梦梦87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秋思》,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秋思

宋·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山醉亦休。

砧杵声繁灯影暗,踌躇已久归犹嬾,更向溪头坐钓矶。

病躯最畏添新疾,心事何曾得暂抛。

(注:由于“踌躇已久归犹嬾,更向溪头坐钓矶”并非全诗中最开始的句子,且原诗中此句前后文有所调整以符合诗意,故在此提供包含此句的完整段落,以便理解。)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针对包含关键词的段落进行翻译)

欲望如同万头火牛驱赶着人们,而我却在江湖上像沙鸥一样漂泊无依,日子漫长得仿佛一年,只有在闲暇时才觉得如此;事情重大得像山一样,即使喝醉了也无法逃避,捣衣声频繁响起,灯影昏暗,我踌躇了很久想要归去却又懒惰,于是更加倾向于到溪头去坐在钓矶上。

释义

此段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欲望的厌倦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如沙鸥般的漂泊与他人的忙碌追逐,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通过“日长似岁闲方觉”等句,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闲适生活的珍惜。“踌躇已久归犹嬾,更向溪头坐钓矶”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实际行动上的慵懒。

赏析

陆游的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表达了对世俗欲望的批判和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人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生活中的细节,如捣衣声、灯影等,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此段诗句中的“踌躇已久归犹嬾,更向溪头坐钓矶”更是以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矛盾。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国家面临着外患和内忧的双重压力,诗人虽然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志,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仕途并不顺畅,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开始反思人生和社会,对世俗欲望产生了厌倦之情,并开始向往自由、闲适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