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老盆初熟杜鹃花,啼鸟正繁梅子酸。
恰则东风吹雨过,小楼一夜听春寒。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老盆倾尽为花醉,留客无家只住园。
绿桔黄柑开数树,白头新妇哂于髡。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槐叶初匀日气凉,葱葱鼠耳翠成双。
三公只得三株看,闲客清阴满北窗。
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井香。
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千顷芙蕖放棹嬉,花深迷路晚忘归。
家人暗识船行处,时有惊忙小鸭飞。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蜩螗千万沸斜阳,蛙黾无端阁皂狂。
我有田舍清江上,闭门长夏掩蓬窗。
黄纸蠲租白纸催,皂衣旁午下乡来。
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钱买酒回。
租船满载候开仓,粒粒如珠白似霜。
不惜两钟输一斛,尚赢糠核饱儿郎。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
凭阑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
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四时田园杂兴,采菱辛苦废犁锄。
薄暮收纶渔浦远,乱蛙声里夕阳孤。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里鸣钟寺,村边饮酒楼。
山收雨脚云犹腻,水泛花光日正妍。
蜂贪酿蜜争花去,燕喜分泥傍水飞。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槐叶初匀日气凉,葱葱鼠耳翠成双。
三公只得三株看,闲客清阴满北窗。
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井香。
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千顷芙蕖放棹嬉,花深迷路晚忘归。
家人暗识船行处,时有惊忙小鸭飞。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注:以上仅为《四时田园杂兴》的部分内容,蜂贪酿蜜争花去,燕喜分泥傍水飞”出自该组诗之一,为便于解析,此处列出了部分相关诗句作为背景。)
作者及朝代
作者:范成大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致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今存诗1900余首,收录于《石湖居士诗集》等作品中。
译文
蜜蜂贪婪地采集花蜜,争抢着飞向花朵;燕子欢喜地分泥筑巢,傍着水面飞翔。
释义
这句诗描绘了春日里蜜蜂和燕子的忙碌景象,蜜蜂为了酿蜜而争抢着采集花蜜,燕子则欢喜地在水中分泥筑巢,展现了自然界中生物的生机与活力。
赏析
这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田园的生机盎然,通过“蜂贪酿蜜争花去”和“燕喜分泥傍水飞”两个生动的场景,展现了蜜蜂和燕子的勤劳与喜悦,诗人用“贪”和“喜”两个字,生动地刻画了蜜蜂和燕子的性格特点,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这句诗也寓含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创作背景
《四时田园杂兴》是范成大退居家乡后,根据一年四季的田园生活的见闻,写的一组七言绝句,共六十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这组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村四季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蜂贪酿蜜争花去,燕喜分泥傍水飞”这句诗便出自这组诗之一,展现了春日田园的生机与活力,在创作这组诗时,范成大已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起伏,他退居家乡,以田园生活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