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毫得丧何足论,万古兴亡一酣枕。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宋·文天祥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蛩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叶扁舟,寂寥行采石,落花如雪,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招唤、梅边吹笛,秋毫得丧何足论,万古兴亡一酣枕,从今归去,青山绿水,任作他乡客。

作者及朝代

作者: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浮休道人、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文天祥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次年,元军南下攻宋,文天祥散尽家财,招募士卒勤王,被任命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在援救常州时,因内部失和退至福建,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祥兴元年(公元1278年),在五坡岭被俘,再被押解至元大都,囚禁达三年之久,屡经威逼利诱,誓死不屈,于元至治三年(公元1283年)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七岁,后世追谥为“忠烈”。

译文

天地如此广阔,蛟龙本就不是池中之物,风雨中牢愁无处排遣,更兼四壁寒虫声声,横槊赋诗,登楼作赋,万事都如空中飘雪,江水滚滚东流,将来还会有杰出的人才涌现。

可笑我一叶扁舟,寂寥地来到采石矶,落花如雪般飘落,在寻常的野桥流水边,等待招唤,在梅边吹笛,个人的得失荣辱算不了什么,万古的兴亡也不过是醉梦一场,从今以后,我将归隐青山绿水之间,任他乡作故乡。

释义

这首词表达了文天祥对于个人得失的豁达态度以及对国家兴亡的深刻思考,他通过描绘自己的境遇和心境,展现了其不屈不挠、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

赏析

这首词上片以“乾坤能大”起笔,气势磅礴,表达了作者对广阔天地的赞美和对英雄人物的期待,接着通过“风雨牢愁无著处”等句,抒发了自己身处困境的愁苦和无奈,但作者并未沉溺于个人情感之中,而是笔锋一转,以“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表达了对未来英雄人物的期待和信心。

下片则通过描绘自己的行旅生活和心境变化,进一步展现了作者的豁达和超脱,他笑对一叶扁舟的寂寥和落花的如雪,以“秋毫得丧何足论,万古兴亡一酣枕”表达了对个人得失的淡泊和对国家兴亡的深刻思考,最后以“从今归去,青山绿水,任作他乡客”作结,表达了作者归隐山林、超脱世俗的决心和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文天祥在被元军俘虏后,于押解途中与友人分别时所作,当时文天祥身处逆境,但他并未屈服于敌人的淫威之下,而是保持了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这首词正是他这种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天祥对于个人得失的豁达态度、对国家兴亡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未来英雄人物的期待和信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