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病中感秋
唐·李商隐
宁知病思沉绵日,又见秋风摇落时。
黄叶满庭纷索索,衰颜对镜怅迟迟。
空庭日暮鸟飞尽,幽径夜深人语稀。
独坐孤灯听夜雨,心如秋叶不堪吹。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曲折,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李商隐一生经历坎坷,仕途不顺,其诗歌往往蕴含着深沉的感慨和复杂的情感。
译文
怎知在这病痛缠身的日子里,又迎来了秋风萧瑟、树叶摇落的时节,庭院里黄叶纷飞,索索作响,我对镜自照,只见容颜衰老,心中满是惆怅,空旷的庭院在日暮时分鸟儿已飞尽,幽深的小径在深夜时分人声稀少,我独自坐在孤灯下,听着夜雨淅沥,内心如同秋叶一般,不堪秋风的吹拂。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病中感秋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惆怅和无奈,首联点明病中思绪沉重,又遇秋风萧瑟,奠定了全诗感伤的氛围,颔联通过黄叶纷飞、容颜衰老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愁绪,颈联以空庭日暮、幽径夜深为背景,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尾联则通过独坐孤灯、听夜雨的细节描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内心的脆弱和不堪一击。
赏析
这首诗以病中感秋为题,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黄叶满庭纷索索”、“独坐孤灯听夜雨”等,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个人的病痛与自然的萧瑟相结合,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人生短暂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当时他或许正饱受疾病的折磨,内心充满了孤独和无奈,秋风萧瑟、树叶摇落的景象触动了他的情感,使他产生了深刻的感慨和思考,他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诗歌之中,创作出了这首感人至深的《病中感秋》,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命、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