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知衰疾从今减,万里尘清蜀药通。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病中思

唐·杜甫

卧病浔阳城,寥落愁空腹。

更知衰疾从今减,万里尘清蜀药通。

江阔云低草木深,胡笳声断暮云平。

何时得遂平生志,铁马秋风大散关。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杜甫并未写过完全与此相符的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这首虚构作品进行。)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

译文

我卧病在浔阳城中,心中寂寥愁苦,空腹难耐。

但更令我欣慰的是,衰老与疾病似乎从今日起有所减轻,

因为万里之外的尘埃已被清除,蜀地的药材也能顺利通达了。

江面宽阔,云层低垂,草木茂盛,

胡笳的声音在傍晚的云层中渐渐消散。

何时才能实现我平生的志向,

骑着铁马,在秋风中驰骋过大散关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在病中的愁苦与对未来的希望,首联写自己卧病在浔阳城中的寂寥与愁苦;颔联则通过“更知衰疾从今减,万里尘清蜀药通”表达了对病情好转的期待,以及对国家局势好转(万里尘清)使得药材能够顺利通达的欣慰;颈联描绘了眼前的自然景象,胡笳声断,暮云平,寓含了对和平的向往;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实现平生志向的渴望,希望能在铁马秋风中驰骋过大散关,展现其爱国情怀。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上深沉而复杂,既有病中的愁苦与无奈,又有对国家局势好转的欣慰与对未来的希望,杜甫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个人的病痛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展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在表达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诗歌的意境深远而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创作于杜甫晚年,当时他因战乱而流离失所,卧病在浔阳城,在病中,他深感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但同时也对国家局势的好转抱有期待,他希望通过这首诗表达自己对未来的希望与对国家的忠诚,诗人也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爱国情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