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事当行惧不任,未昏强卧拥孤衾。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病中思

宋·陆游

祠事当行惧不任,未昏强卧拥孤衾。

心如老骥常千里,身似春蚕已再寻。

病里不知时节换,闲中方觉岁月深。

何时得遂归田计,月满松风径自吟。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本应去祠堂祭祀却担心身体不能胜任,天色未暗就勉强躺下,独自拥着被子,我的心就像老去的千里马,依然渴望驰骋千里;我的身体却像春蚕一样,已经吐丝多次,日渐衰弱,在病中,我全然不知季节的更迭变换,闲暇之时才深深感受到岁月的流逝,不知何时才能实现归隐田园的计划,在月光洒满的松风小径上独自吟诗。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陆游在病中的心境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联写他因病无法履行祭祀职责,只能提前卧床;颔联以老骥和春蚕自喻,表达了自己虽年老体弱但仍心系国家、壮志未酬的情怀;颈联写病中的时间感,不知季节变换,只觉岁月匆匆;尾联则表达了对归隐田园生活的渴望。

赏析

陆游此诗以病中思绪为线索,展现了其深沉的爱国情怀与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中“心如老骥常千里”一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虽处困境仍心系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而“身似春蚕已再寻”则透露出诗人对生命消耗的无奈与感慨,颈联通过对比病中的时间感与闲中的岁月感,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尾联则以归隐田园为愿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遭贬谪,晚年更是疾病缠身,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晚年病中之时,面对身体的衰弱与国家的动荡,诗人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挣扎,他渴望能够继续为国家效力,实现自己的壮志;他又不得不面对现实,接受自己年老体衰的事实,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与对未来的憧憬。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