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孤遇事偏多感,欲续残章涕已倾。全诗是什么?

风云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悼亡诗三首·其二

朝代:魏晋

作者:潘岳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

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

凛凛凉风升,始觉夏衾单。

岂曰无重纩,谁与同岁寒。

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

展转眄枕席,忧思独难穷。

凄凄朝露凝,烈烈夕风淙。

奈何愁思集,欲语泪先穷。

忧怀从中来,叹息通鸡鸣。

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徘徊步廊下,仰视星汉长。

念彼平居时,复此玄冬节。

阴气交于中,寒风凄其切。

此夕谁抚慰,叙我平生列。

曲室何所可,幽思自绵邈。

傥有华阴上,果然石穴间。

冥寂士所舍,窅窅永长闲。

岂复为世士,与此长周旋。

独坐空斋中,谁与相追攀。

时鸟鸣北林,秋菊委东篱。

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衰。

百事索已休,唯余清夜悲。

沈阴拟薰麝,寒气激我怀。

岁月有常御,我来淹已弥。

慷慨忆绸缪,此情久已离。

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

庭宇翳馀木,倏忽十九霜。

尔貌久已茂,我鬓各已苍。

岂但发肤改,信使心貌伤。

谢恩未及伸,零泪忽交缨。

昔辞怀后会,今别便终天。

新悲与旧恨,千古闭穷泉。

徘徊私室中,怅然若将绝。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沉忧日已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北端。

清光扬素壁,流影入我帷。

愿及芳岁晚,得与尔同归。

我身既零丁,摧心复成悲。

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

丈夫重意气,不辞生别离。

壮情已慷慨,素志复颓弛。

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

庭宇翳馀木,倏忽造九秋。

初与君别时,不谓行当久。

出门当何顾,徘徊步兰圃。

此路今已远,何得久淹留。

晨风凄以厉,思自伤多情。

海誓山盟时,各言长没身。

岂意今二纪,忽已乖所亲。

昔辞怀后会,今别便终天。

新悲与旧恨,千古闭穷泉。

早孤遇事偏多感,欲续残章涕已倾。

既痛逝者辞,复怜孤影单。

心凄凄以摧,意恻恻而酸。

愿假清商翼,一去入云烟。

展转不能寐,长夜何绵绵。

蹑履起出户,仰观三星连。

自恨志不遂,泣涕如涌泉。

作者简介

潘岳(247年-300年),字安仁,世称潘安,荥阳中牟(今河南郑州市中牟县)人,西晋文学家、政治家,少有才名,早辟司空太尉府,举秀才,出为河阳令,转怀县令,勤于政绩,治有方誉,累迁黄门侍郎、侍中、太常卿,惠帝即位,为杨骏所忌,出为离石太守,转兖州刺史,杨骏败,被除名,后为太傅主簿,迁给事黄门侍郎,八王之乱中,赵王司马伦辅政,以为中书侍郎,伦诛,坐党诛,夷三族。

潘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男子,有“貌若潘安”之称,他擅长诗文,其《悼亡诗》《闲居赋》等都是名篇,他也是西晋文坛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陆机齐名,世称“潘陆”。

译文

(针对“早孤遇事偏多感,欲续残章涕已倾”两句)

自幼失去父亲的我,遇到事情总是特别敏感多愁,想要继续写完那未完的篇章,但泪水已经倾泻而出,无法自抑。

释义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因早年丧父而内心敏感脆弱,遇到事情容易触动情感,想要继续创作却因悲伤过度而难以继续的心情。

赏析

这两句诗是潘岳《悼亡诗三首》中的名句,深刻体现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和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悲伤,诗人通过“早孤”这一背景,揭示了自己性格中敏感多愁的一面,而“遇事偏多感”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性格特点,在想要继续创作以寄托哀思时,却因泪水倾泻而无法继续,这种情感的爆发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助,这两句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潘岳的《悼亡诗三首》是为悼念其亡妻杨氏而作,杨氏是潘岳的挚爱,她的去世给潘岳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在这组诗中,潘岳深情地回忆了与妻子的共同生活,表达了对妻子的深切怀念和内心的孤独与悲伤。“早孤遇事偏多感,欲续残章涕已倾”这两句诗,正是诗人在这种情感背景下创作出来的,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助。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