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并非直接出自此诗,但“夜半钟声到客船”与之意境相近,且此诗为最著名的描绘枫桥与夜半钟声的古诗之一,故以此解析。)
作者简介
张继,字懿孙,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约公元753年前后在世,与刘长卿为同时代人,他的诗作多描写旅途风光与人生感慨,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枫桥夜泊》是其代表作之一,广为流传。
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深秋夜晚停泊于枫桥附近的所见所感,首句以“月落乌啼”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次句“江枫渔火”则点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与内心的愁绪相对,后两句转而写到远处的寒山寺及其夜半钟声,钟声不仅打破了夜的寂静,也触动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赏析
《枫桥夜泊》以其精炼的语言、深远的意境和浓郁的情感,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诗中“月落乌啼”、“江枫渔火”等意象,不仅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夜景,也寓含了诗人深深的愁绪与思乡之情,而“夜半钟声到客船”一句,更是以钟声为媒介,将诗人的孤独与远方的寺庙、历史与文化紧密相连,形成了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创作背景
枫桥夜泊》的创作背景,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但根据诗中的意境与情感,可以推测此诗可能作于张继科举不第或仕途不顺,漂泊异乡之时,诗人夜泊枫桥,面对清冷孤寂的夜景,不禁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佳作,而“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虽非原诗句,却也能反映出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怀念与对夜半钟声的深刻印象,进一步丰富了这首诗的情感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