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妄念
朝代:清代
作者:金圣叹
心亦了然知是妄,觉来未免一酸辛。
江山故国空文在,身世新愁只自吟。
作者简介
金圣叹(1608年—1661年),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一说本姓张,江苏吴县人,清初文学家、文学批评家,曾对《水浒传》、《西厢记》等古典名著进行批改和点评,其文学批评见解独到,影响深远,金圣叹为人狂放不羁,因“哭庙案”而被杀,一生著作颇丰,但多散佚,现存有《金圣叹全集》等。
译文
心中明明知道这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妄想,但当真正觉醒过来时,还是免不了感到一阵心酸与痛苦,故国的江山依旧,却只能在文字中寻觅,而自身的遭遇与新生的愁绪,只能独自吟咏,无人知晓。
释义
“心亦了然知是妄”表达了诗人对某种虚幻或不切实际想法的清醒认识;“觉来未免一酸辛”则揭示了即便知道是虚幻,但当面对现实时,内心依然难以避免的痛苦与酸楚。“江山故国空文在”意味着诗人对故国的怀念只能通过文字来寄托,而“身世新愁只自吟”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遭遇的无奈与独自承受的愁苦。
赏析
这首诗是金圣叹抒发个人感慨与愁绪的佳作,首句“心亦了然知是妄”以冷静的笔触揭示了诗人对某种虚幻想法的清醒认识,展现了他深刻的洞察力与自我反省能力,次句“觉来未免一酸辛”则通过情感的转折,表达了诗人面对现实时的无奈与痛苦,使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后两句“江山故国空文在,身世新愁只自吟”则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诗人通过对故国的怀念与自身遭遇的感慨,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通过“空文在”与“只自吟”的对比,也暗示了诗人对文字力量的信仰与对孤独命运的接受。
整首诗语言简洁凝练,情感真挚深沉,既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金圣叹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金圣叹生活在明末清初这一动荡时期,经历了改朝换代的巨大变故,他一生狂放不羁,对封建礼教持批判态度,并因“哭庙案”而被杀,这首诗可能正是他在面对个人遭遇与社会变迁时,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诗歌的抒发,他既表达了对故国的怀念与对现实的不满,也展现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对文字力量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