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蒙碧霭笼香岫,霮*玄云起墨池。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景

空蒙碧霭笼香岫,霮*玄云起墨池。

林树深藏啼鸟细,溪流暗咽落花迟。

幽人独坐闲吟处,野客相寻静话时。

此景此情何处有,人间天上几人知。

作者及朝代

作者:宋代·释绍嵩

作者简介

释绍嵩,字亚愚,号分水庵主,有《江浙纪游集》《四明集》等传世,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僧人诗人,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善于描绘自然景色,抒发内心的禅意与闲适之情,作品多具有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的特点。

译文

轻烟薄雾笼罩着香气四溢的山峰,乌云密布如同从墨池中升起,树林深处传来鸟儿细微的啼叫声,溪流在落花中低沉地流淌,我独自坐在这里悠闲地吟诗,有野外的朋友来访,我们静静地交谈,这样的景色和心情哪里还能找到呢?在这人间天上,又有几人能够知晓和欣赏呢?

释义

空蒙碧霭笼香岫:形容山峰被轻柔的绿色雾气所笼罩,香气四溢。

霮*玄云起墨池:霮*(dàn dàn)形容云气浓重,玄云即黑云,如同从墨池中升起。

林树深藏啼鸟细:树林深处,鸟儿的啼叫声显得细微而清脆。

溪流暗咽落花迟:溪流在落花中流淌,声音低沉,仿佛在呜咽。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间幽静而神秘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首联以“空蒙碧霭”和“霮*玄云”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通过“林树深藏”和“溪流暗咽”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幽静与深邃,同时用“啼鸟细”和“落花迟”增添了生机与哀愁,颈联则转向诗人自身的活动,通过“独坐闲吟”和“静话”展现了诗人的闲适与超脱,尾联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这种美景与心境的珍惜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释绍嵩在山间修行或游历时所写,作为一位僧人诗人,他善于从自然景色中汲取灵感,通过描绘山水来表达内心的禅意与闲适之情,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山间的幽静与神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这种美好心境的珍惜与感慨,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或许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