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日感怀
唐·白居易
秋风想像芝房熟,北望商山一怅然。
白帝城边微雨过,黄牛峡口暮云连。
朝簪未脱归心促,夜烛初销拥膝眠。
从此三秋应寂寞,西楼月满旧窗前。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代表作品如《长恨歌》、《琵琶行》等,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译文
秋风起时,我遥想那芝房(传说中的仙草之房,此处喻指美好的事物)已经成熟,向北望去,商山(位于今陕西东南部,为古代交通要道)令我心中充满了怅然之情,白帝城边刚刚下过一场微雨,黄牛峡口(位于今四川东部,长江三峡之一)的暮云与之相连,景象苍茫,我早晨的官帽还未脱下,归心却已十分迫切;夜晚的烛火刚刚熄灭,我便拥膝而眠,心中满是思绪,从此之后,这漫长的秋季恐怕都将伴随着寂寞,西楼之上,满月照耀着那曾经熟悉的窗前。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风、商山、微雨、暮云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仕途生活的淡淡怅惘,诗中“秋风想像芝房熟”一句,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寓含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北望商山一怅然”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后两句通过描写自己的生活状态,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思乡之情和内心的孤寂感。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秋风想像芝房熟”一句,以秋风起时芝房成熟的想象,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北望商山一怅然”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而深沉,后两句通过描写自己的生活状态,如“朝簪未脱归心促”和“夜烛初销拥膝眠”,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思乡之情和内心的孤寂感,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是一首优秀的秋日感怀之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仕途不顺、思乡情切之时,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至偏远地区,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际,他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通过描绘秋日景象和抒发内心情感,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仕途生活的淡淡怅惘,这首诗也反映了白居易作为一位现实主义诗人的深刻洞察力和敏锐感受力,他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自然景象中的情感元素,并将其融入自己的诗歌创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