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夜宿山寺
唐·贾岛
山深云气重,林密鸟声闲。
抱被每投僧榻宿,卷书时当酒家钱。
松风清入耳,月影淡映轩。
此中真意趣,何必问尘缘。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一作阆仙,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曾因冲撞京兆尹,被贬为长江县主簿,贾岛的诗歌创作受到当时韩愈的赏识,因此声名大振,他一生郁郁不得志,文名却流传千古,长于五言律诗,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有《贾长江集》10卷传世。
译文
深山之中云雾缭绕,树林茂密,鸟儿的叫声显得格外悠闲,我常常抱着被子投宿在僧人的榻上,有时也会用书籍来抵作酒家的饭钱,松林间的清风轻轻吹入耳朵,淡淡的月光映照在窗前,这里有着真正的意趣,何必去追问尘世的因缘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深山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热爱,首联写山深林密的环境,颔联写自己投宿僧榻、以书换酒的生活,颈联进一步描绘山中清幽的环境,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超脱尘世的态度。
赏析
贾岛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山深林密、云雾缭绕的自然环境,以及诗人抱被投宿僧榻、以书换酒的简单生活,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氛围,诗人通过“松风清入耳,月影淡映轩”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尾联“此中真意趣,何必问尘缘”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热爱和超脱尘世的态度。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郁郁不得志,但他对诗歌创作有着极高的追求,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游历山水、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所写,在深山之中,他感受到了自然的美丽和宁静,也体验到了简单生活的乐趣,这种体验让他对尘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超脱的态度,从而写下了这首充满意境和哲理的诗篇,这首诗也反映了贾岛对佛教文化的热爱和向往,他常常投宿在僧人的榻上,与僧人交流心得,这也为他创作这首诗提供了灵感和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