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鸠雨后却呼妇,飞雀霜前先著绵。的解释

梦梦4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景

宋·陆游

鸣鸠雨后却呼妇,飞雀霜前先著绵。

篱菊尽开慵把酒,池荷初败强留船。

人间万事都如梦,自笑区区欲问天。

老去功名空自惜,西风黄叶满山川。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雨后的鸣鸠开始呼唤伴侣,霜降前的飞雀已提前披上了绒毛,篱笆边的菊花全部盛开,我却懒得去举杯欣赏;池塘中的荷花刚刚凋谢,我还勉强留住小船不愿离去,人世间的一切都像梦境一样虚幻,我自嘲地笑着,还想向苍天发问,年老之后,对于未实现的功名只能空自惋惜,西风萧瑟,黄叶飘落,满山遍野都是秋天的景象。

释义

首联通过鸣鸠呼妇、飞雀著绵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生物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反应,颔联则转而描写诗人自身对秋景的复杂情感,篱菊盛开却无心欣赏,池荷初败却依依不舍,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颈联以“人间万事都如梦”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而“自笑区区欲问天”则透露出一种自嘲与无奈,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年老未竟功名的遗憾,以及对眼前萧瑟秋景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陆游在晚年时期对人生、功名的复杂情感,诗中鸣鸠、飞雀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不仅富有生活气息,也寓含了诗人对生命季节变化的敏感与感悟,篱菊、池荷等意象的运用,则巧妙地映射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更有对年老未竟功名的遗憾与无奈,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南宋末年,国家动荡不安,个人仕途也历经坎坷,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始终未能如愿,晚年时期,他深感人生无常,功名未就,内心充满了遗憾与无奈,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对秋景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功名的深刻感悟和复杂情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