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宋·释文珦
著脚红尘已恨深,便应毕世住山林。
莫言归去无多日,已觉人间别有天。
作者简介
释文珦,南宋末年至元初的僧人、诗人,他生于乱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林寺庙中度过,以诗为伴,作品多抒发对世俗的厌倦和对山林隐逸生活的向往,释文珦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一旦踏入红尘俗世,便深感其中的烦恼与束缚,因此我应当终生居住在山林之中,远离尘嚣,不要说归隐山林的日子不多,其实我已经感受到,山林与人间完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释义
“著脚红尘已恨深”表达了诗人对红尘俗世的厌倦和悔恨,认为一旦涉足其中,便难以摆脱其带来的烦恼和束缚。“便应毕世住山林”则表明了他对山林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山林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莫言归去无多日,已觉人间别有天”进一步强调了山林与人间的不同,表达了诗人归隐后的心境变化和对山林生活的深刻体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红尘俗世的厌倦和对山林隐逸生活的向往,前两句直抒胸臆,情感真挚而强烈;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和体悟,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使整首诗意境深远,韵味悠长,诗人通过描绘山林与人间的不同,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宁静和内心平和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心浮躁的现实。
创作背景
释文珦生活在南宋末年至元初的动荡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心惶惶,他作为一位僧人,对红尘俗世有着深刻的体悟和厌倦,因此选择了归隐山林的生活方式,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选择,通过描绘山林与人间的不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同时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