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共读忘朝饥,此生有尽志不移。的解释

梦梦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父子共读

朝代:宋代

作者:李纲

灯火荧荧夜未央,

父子共读忘朝饥。

书中自有黄金屋,

此生有尽志不移。

作者简介

李纲,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他为人刚正不阿,力主抗金,曾一度为相,但因反对议和而被罢免,李纲的诗文作品颇丰,多抒发其忧国忧民之情及对抗敌救国的坚定信念,其文风雄健,情感真挚。

译文

夜晚的灯火闪烁,天色尚未破晓,

父子俩一同读书,忘记了早晨的饥饿。

书中藏着无尽的财富与智慧,

此生虽然有限,但我的志向永不改变。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父子二人在深夜共同读书的情景,他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和身体的饥饿,诗中“书中自有黄金屋”一句,寓意读书可以带来精神上的富足和人生的智慧,远超过物质上的财富,而“此生有尽志不移”则表达了作者对追求知识和理想的坚定信念,即使生命有限,也要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和理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父子共读的温馨场景,同时也传达了读书的重要性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诗中“灯火荧荧夜未央”一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夜晚氛围,为接下来的读书场景铺垫了情感基调,而“父子共读忘朝饥”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读书带来的精神愉悦和满足感,使得父子之间的情感纽带更加紧密,后两句则通过比喻和直抒胸臆的方式,进一步升华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读书和理想的坚定信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纲仕途不顺、身处逆境之时,面对朝廷的腐败和国家的危难,李纲深感无力回天,但他并未放弃对理想和真理的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描绘父子共读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知识和理想的执着追求,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念,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传承。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