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读书有感
朝代:宋
作者:陆九渊
经中独无一字疑,正须虚心以受之。
千峰顶上无拘束,万象丛中得自由。
作者简介
陆九渊(1139年—1193年),字子静,号存斋,抚州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南宋哲学家、教育家,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因书斋名“存”,世称存斋先生,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被称为“象山先生”,学者常称其为“陆象山”,陆九渊为宋明两代“心学”的开山之祖,与朱熹齐名,而见解多不合,主“心即理”说,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学茍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译文
经典中的每一个字都毫无疑惑之处,这正是需要我们虚心接受和学习的地方,站在千峰之巅,没有任何束缚,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了真正的自由。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陆九渊对于读书和求知的态度,他认为,在研读经典时,如果每个字都能理解得通透无疑,那就需要更加虚心地去接受和学习,他也向往着一种超脱世俗束缚、在万象丛中求得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陆九渊深刻的哲学思想,首句“经中独无一字疑”,既是对经典著作的尊重,也是对求知态度的强调,陆九渊认为,真正的学问不在于怀疑一切,而在于虚心接受并深入理解,次句“正须虚心以受之”,则进一步强调了虚心学习的重要性。
后两句则通过描绘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表达了陆九渊对于心灵自由的向往,他渴望摆脱一切束缚,站在千峰之巅,俯瞰世间万象,从而找到真正的自我和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既体现了陆九渊的哲学思想,也展示了他对于人生境界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九渊在研读经典、思考人生时所作,作为一位哲学家和教育家,他深知虚心学习的重要性,也深刻体会到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心灵自由的重要性,他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悟,希望人们能够虚心接受知识,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这首诗也反映了陆九渊对于人生境界的深刻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