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亦慕宦游乐,投老方知行路难。的释义

梦梦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行路难

唐·李颀

汉家四百年天下,正合太平出将才。

星旗猎猎寒光动,龙笛呜呜夜气哀。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少年亦慕宦游乐,投老方知行路难。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颀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颀,唐代诗人,约生于公元690年,卒于751年左右,字、号均不详,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725年)进士及第,曾任新乡县尉,晚年辞官归隐,李颀擅长七言歌行和律诗,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交游甚密,诗名颇高,作品以边塞诗和描写音乐的诗篇最为人称道。

译文

汉朝四百年天下稳固,正是英雄辈出、将才涌现之时。

寒光闪烁的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夜晚的龙笛声呜呜哀鸣。

我曾在边塞自比为长城,如今镜中却已见斑白衰鬓。

年轻时我也曾羡慕仕途的欢乐,直到年老时才深刻体会到人生道路的艰难。

释义

这首诗通过回顾历史与自我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感悟,前两句以汉朝的强盛和将才辈出为背景,引出后文对个人经历的感慨,中间两句通过“塞上长城”的典故和“镜中衰鬓”的形象,展现了诗人从壮志满怀到年华老去的无奈,最后两句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年轻时对仕途的向往与年老时对人生艰难的深刻认识。

赏析

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年轻时的豪情壮志与年老时的无奈感慨,诗人传达了一种普遍的人生哲理:人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坎坷与艰辛,诗人也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李颀在年轻时曾满怀壮志,希望通过仕途实现自己的抱负,在历经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磨难后,他逐渐认识到人生道路的艰难与复杂,这首诗正是他在晚年时期,对人生经历进行深刻反思后的产物,通过回顾历史与自我剖析,诗人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深刻认识和对未来的淡然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