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夫正欢助鸣橹,舟中对面不得语。的解释

小星87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百夫正欢助鸣橹,舟中对面不得语”,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秋兴八首·其六》,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秋兴八首·其六

唐·杜甫

瞿塘峡口冷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晴鸟一时啼。

宴嬉世界秋光里,行乐江山暮雨时。

百夫正欢助鸣橹,舟中对面不得语。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瞿塘峡口冷烟缭绕低矮,白帝城头明月向西照耀。

唱到竹枝歌声咽断的时候,寒猿悲鸣晴鸟一时啼叫。

欢乐嬉游世界正当秋光里,行乐时光在暮雨洒落的江山。

众多船夫正欢笑着摇橹助行,船与船之间对面却难以交谈。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瞿塘峡口的秋景和船夫们的生活场景,前两句通过冷烟、明月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中间两句通过竹枝歌声、寒猿和晴鸟的啼叫,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寂感,后两句则通过描写船夫们摇橹助行的欢乐场景,与前面的孤寂形成对比,舟中对面不得语”又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难以沟通。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既表现了瞿塘峡口的自然之美,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迷茫,中间两句通过声音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这种孤寂感,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敏锐感受,后两句则通过船夫们的欢乐场景和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孤寂和迷茫,又有欢乐和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深刻的内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在夔州(今重庆奉节)时所作,属于他的《秋兴八首》之一,这组诗是杜甫晚年对自己身世、国家命运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相结合的作品,在夔州期间,杜甫经历了许多人生的波折和变故,对人生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出来的,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又寓含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希望以上解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意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