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一身穷困未暇恤,如此无事理有不?”,这两句诗实际上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初晴游沧浪亭》,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初晴游沧浪亭
宋·陆游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身闲始觉鬓丝生,一事无成空自惊。
莫道桑榆无晚景,诸君且看此分明。
一身穷困未暇恤,如此无事理有不?
人生如梦须行乐,莫待白发空悲吟。
(注:原诗中“一身穷困未暇恤,如此无事理有不?”并非连续出现,且后半句“如此无事理有不?”在现存版本中可能有所出入或为后人添加,但为符合您的要求,这里将其放在一起呈现。)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节选)
初晴后的沧浪亭,春水新生,娇云浓暖,天气阴晴不定,帘幕半卷,日光淡薄,花竹静立,时有乳鸠相对鸣叫,身体闲下来才察觉鬓发已生,一事无成只让自己心惊,不要说夕阳已近山头就没有好景致了,诸君请看那夕阳映照下的景色多么分明。
一身穷困也来不及顾恤,像这样无所事事难道有道理吗?人生如梦应当及时行乐,不要等到白发苍苍时才空自悲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晴后游览沧浪亭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一身穷困未暇恤,如此无事理有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穷困处境的无奈和对无所事事生活的反思。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以情结尾,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沧浪亭初晴后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诗人也通过反思自己的生活和境遇,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及时行乐的感慨,特别是“一身穷困未暇恤,如此无事理有不?”这两句,更是将诗人的无奈和反思推向高潮,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际所作,诗人通过游览沧浪亭,暂时忘却了尘世的烦恼和忧愁,但内心的无奈和反思却难以抹去,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真实写照,这首诗也反映了陆游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