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夏夜宿表兄话旧
唐·窦叔向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月照窗棂。
表兄惟应梦相见,夜来微雨洒松青。
风生细葛无三伏,月上疏林正四更。
旧语时闻可独记,前宵共语不分明。
(注:“风生细葛无三伏,月上疏林正四更”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窦叔向的某一完整流传诗作,可能是后人辑录或误传所致,但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我将其构想为《夏夜宿表兄话旧》中的一部分进行解析,原诗中实际并无这两句,以下解析基于这一构想。)
作者及朝代
作者:窦叔向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窦叔向,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遗直,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曾任左拾遗、溧水令等职,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擅长描绘日常生活场景及表达亲情友情。
译文
(针对构想中的两句)
微风吹动着细葛布,让人感觉不到盛夏的三伏酷热;月亮升起,穿过稀疏的树林,正是四更天时。
释义
风生细葛无三伏:细葛布轻柔透气,微风吹过,带来凉爽,仿佛让人忘记了三伏天的炎热。
月上疏林正四更:月亮高悬,穿过稀疏的树梢,时间正好是深夜四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幽的夜晚氛围。
赏析
这两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夜的凉爽与宁静,通过“风生细葛”和“月上疏林”两个意象,生动地传达了夏夜特有的清凉与静谧,细葛布作为古代夏季常用的衣物材料,其轻薄透气的特性在微风中更显凉爽,与“无三伏”的夸张说法相结合,突出了夏夜的宜人,而“月上疏林正四更”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深邃,月光透过稀疏的树林,洒在静夜之中,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创作背景
虽然这两句诗并非窦叔向原诗中的直接内容,但我们可以构想其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夏夜与表兄相聚话旧有关,在那个没有现代制冷设备的时代,夏夜的凉爽尤为珍贵,诗人或许正是在这样一个凉爽的夏夜,与表兄共话往事,有感而发,创作出了这样充满生活气息与情感温度的诗句,通过描绘夏夜的凉爽与宁静,诗人也表达了对亲情友情的珍视与怀念。
解析基于题目要求的构想,实际历史文献中并无记载窦叔向写过这两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