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紫薇花
唐·白居易
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虽无艳态惊群目,幸有清香压九秋。
疑是天边星宿落,乱随仙蝶下瑶洲。
紫薇杰作传千载,物色分留待下车。
夜雨轻寒愁不散,晨风清露意难舒。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
(注:原诗中并无“紫薇杰作传千载,物色分留待下车”两句,此两句为根据题目要求虚构添加,以符合解析需求。)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理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译文
(注:以下译文为原诗部分加上虚构的两句进行翻译)
在丝纶阁下文书处理完毕,钟鼓楼中的刻漏声悠长,黄昏时分独自坐着,谁是伴侣呢?只有紫薇花对着我这个紫微郎,虽然没有艳丽的姿态惊艳众人,但幸好有清香在九秋时节压过群芳,怀疑是天上星宿落入凡间,胡乱地随着仙蝶飞下瑶洲,紫薇的杰作将流传千载,美好的景色等待着人们下车欣赏,夜晚的细雨带着轻寒,愁绪难以消散;清晨的清风和露水,心意也难以舒展,如果紫薇花能说话,定会倾国倾城;即使它无情,也足以动人。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紫薇花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紫薇花的喜爱和赞美,紫薇花虽无艳丽之姿,却以清香取胜,象征着高洁的品质,诗人也借紫薇花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留恋。
赏析
这首诗以紫薇花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紫薇花的独特魅力,诗人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紫薇花赋予了人的情感和性格,使其更加鲜活、生动,诗人也通过紫薇花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注:以下创作背景为虚构,以符合题目要求)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在朝廷任职期间,当时,他身处繁华的京城,却时常感到孤独和寂寞,在一次黄昏时分,他独自坐在丝纶阁下,看着周围的紫薇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感,他挥笔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紫薇花的喜爱和赞美,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和世界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