泝江亟归娱老人,切勿著意长安春!全诗是什么?

风云89个月前

诗词原文

归家

唐·韦应物

宦情羁思共凄凄,

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

榕叶满庭莺乱啼。

泝江亟归娱老人,

切勿著意长安春!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宾客、苏州刺史等职,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隐逸之思著称,风格清新淡远,自然流畅,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韦应物在仕途上并不十分得意,晚年更是归隐田园,过着淡泊宁静的生活。

译文

为官的情思和羁旅的愁绪共同让我感到凄凉,春天已过半,但我的心中却如同秋天般迷茫,山城刚下过一场雨,百花都已凋零,榕树叶落满了庭院,黄莺在枝头乱啼,我急于溯江而归,去陪伴家中的老人,千万不要再留恋长安那繁华的春色了!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首联“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心境,既有对官场的无奈,又有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颔联“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通过描绘雨后山城的凄凉景象,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愁绪,颈联和尾联“泝江亟归娱老人,切勿著意长安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以及对长安繁华春色的决绝态度。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含蓄,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以“宦情羁思”开篇,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通过“春半如秋”的比喻,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凄凉,颔联的景物描写,既是对山城雨后的真实写照,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物化表现,尾联的“泝江亟归娱老人,切勿著意长安春!”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归隐之志,以及对世俗繁华的决绝态度,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语言上清新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仕途不顺、思乡情切的背景下创作的,韦应物虽然出身贵族,但在仕途上并不十分得意,晚年更是归隐田园,过着淡泊宁静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仕途的厌倦之情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对家乡的深情厚谊和对世俗繁华的淡然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