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枫宸对策
唐·张说
子行射策对枫宸,彩衣楚楚映华绅。
龙旗晓日迎归辇,雉扇春风送画轮。
殿上赓歌传海曲,楼头赐宴及河滨。
归来更览儒林传,五尺童子羞为人。
作者简介
张说(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人,唐朝政治家、文学家,张说早年以才学著称,开元年间任中书令,封燕国公,与苏颋并称“燕许大手笔”,他擅长文学,为文俊丽,用思精密,朝廷大手笔多出其手,张说的诗文创作颇丰,对唐代文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
译文
你(子行)参加科举考试,在皇宫(枫宸,代指皇宫)中对策,身着色彩鲜明的衣裳,光彩夺目,与朝中显赫的官员们相映成辉,清晨,龙旗飘扬,迎接皇帝归来的车辇;春风中,雉鸡羽毛装饰的扇子轻轻摇动,为得胜归来的画轮车送行,在宫殿之上,你吟诗作歌,歌声传遍海角天涯;在楼阁的顶层,皇帝赐宴,恩泽遍及河岸之滨,归来后,你更加勤奋地研读儒家的典籍,连五尺高的孩童都因自己的学识不足而感到羞愧。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或诗中的“子行”)参加科举考试并成功获得皇帝赏识的荣耀场景,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科举及第后的荣耀与喜悦,以及归来后更加勤奋学习的决心。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科举及第的辉煌时刻,充满了浓厚的喜庆气氛,首联“子行射策对枫宸,彩衣楚楚映华绅”直接点题,描绘了主人公在皇宫中对策的场景,色彩鲜明,形象生动,颔联和颈联则通过龙旗、雉扇、归辇、画轮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科举及第后的荣耀与喜悦,尾联“归来更览儒林传,五尺童子羞为人”则表达了主人公归来后更加勤奋学习的决心,以及对自己学识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期许。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张说为祝贺某位友人或子弟科举及第而作,唐代科举制度盛行,许多士人都以科举及第为人生的重要目标,张说作为一位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成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对科举制度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验,他很可能在友人或子弟科举及第后,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祝贺和勉励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科举制度的重视和对学问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