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浣溪沙·送卢帅之淮东
宋·辛弃疾
十年宿卫掖门边,小却云屯护玉关。
今向柳营南畔住,小却卧护长淮边。
春风试暖昭阳殿,明月还过鳷鹊山。
莫向临邛耽酒色,浣花溪畔好追攀。
作者及朝代
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译文
在皇宫禁卫的岗位上服务了十年,如今稍微后退一步,在淮河之畔守护边疆,春风试着吹暖了昭阳殿,明月依旧照耀着鳷鹊山,不要沉迷于临邛的酒色之中,浣花溪畔才是你应当追寻的地方。
(注:由于原句中“十年宿卫功第一,小却卧护长淮边”有所调整以适应词牌格式,故译文也相应调整,以整体意境为准。)
释义
- “十年宿卫掖门边”:指辛弃疾在皇宫禁卫中服务多年,忠诚勤勉。
- “小却云屯护玉关”:小却,此处可理解为稍微后退或调任;云屯,形容军队聚集如云;玉关,泛指边疆,整句意为从皇宫禁卫调任边疆守护。
- “今向柳营南畔住,小却卧护长淮边”:柳营,借指军营;长淮,指淮河,表示现在驻守在军营附近,守护着淮河边疆。
赏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为送别友人卢帅前往淮东任职而作,上片通过回顾自己在皇宫禁卫的十年经历,以及现在的边疆守护职责,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切,下片则通过春风、明月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同时以“莫向临邛耽酒色,浣花溪畔好追攀”劝勉友人珍惜时光,勿忘初心,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国家边疆安全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面临着金国的威胁,边疆安全形势严峻,辛弃疾作为一位忠诚的爱国将领和文学家,深知边疆安全的重要性,因此在送别友人前往淮东任职时,写下了这首词以表达自己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切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通过这首词寄托了自己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友人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