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政使浑无事,醉到清明得几回。的解释

风云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日醉归

宋·杨万里

一春政使浑无事,醉到清明得几回。

柳色半将烟雨蔽,花光全被夕阳催。

病躯只合归田舍,老眼何曾见帝台。

幸有故人相慰藉,一樽聊与话尘埃。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其诗作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清新活泼,独具特色,尤其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人誉为“诚斋体”。

译文

整个春天即使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又能有几回像这样醉到清明时节呢?柳色在烟雨朦胧中若隐若现,花光在夕阳的催促下渐渐黯淡,我这病弱的身躯只适合回到田园家中,年迈的眼睛哪里还见过皇宫的高台?幸好还有老朋友相互安慰,就让我们举杯畅饮,聊聊这人世间的尘埃吧。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里醉归的场景,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淡泊,首句“一春政使浑无事”点明春天无事可做,次句“醉到清明得几回”则透露出诗人对醉意的留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后两句通过描绘柳色、花光等自然景象,以及病躯、老眼等自身状态,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淡泊。

赏析

这首诗以春日醉归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事的淡泊,诗中“柳色半将烟雨蔽,花光全被夕阳催”两句,以自然景象的描绘,寓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而“病躯只合归田舍,老眼何曾见帝台”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整首诗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清新活泼,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厌倦了官场的纷扰和世事的繁杂,渴望回归田园生活,享受宁静和自由,在这样一个春日里,他或许独自饮酒醉归,心中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情味的诗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事的淡泊,也可以体会到他那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