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来且拥黄紬睡,莫问何时后土乾。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南乡子·秋暮村居

宋·辛弃疾

茅舍小窗前,嚣尘不到半山偏,竹径踏霜吟晓月,梅边吹雪醉春烟。

午梦初回小炉边,泛茶暖酒慵开帘,醉来且拥黄紬睡,莫问何时后土乾。

作者及朝代

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译文

在简陋的茅舍前,远离尘嚣的半山腰上,清晨踏着竹径上的霜,吟诵着晓月;冬日里,在梅花边吹雪,仿佛沉醉在春天的烟雾中,午睡醒来,坐在小炉边,煮茶暖酒,懒得掀开窗帘,喝醉了就拥着黄色的紬被睡去,不要去问什么时候大地才会干燥(意指不要去管世间的纷扰和变化)。

释义

这首词描绘了词人隐居村居的宁静生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词人对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向往。“醉来且拥黄紬睡,莫问何时后土乾”表达了词人对于世事纷扰的淡然态度,不愿被外界所扰,只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赏析

这首词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村居生活画卷,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竹径踏霜、梅边吹雪等自然景象与自己的生活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词中也透露出词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逃避,通过“醉来且拥黄紬睡,莫问何时后土乾”的表述,表达了对世事纷扰的厌倦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恢复中原的事业,但多次遭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压,这首词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心情抑郁时所作,通过描绘隐居村居的宁静生活,词人试图在精神上寻求一种解脱和安慰,词中也透露出词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无奈,以及对内心宁静和自由的渴望,这种情感在词人的其他作品中也有体现,成为了他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