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络篱头花尚碧,树当浦口叶初丹。全诗是什么?

春秋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亭晚望

唐·白居易

凭栏望远思绵绵,此处风光胜去年。

草络篱头花尚碧,树当浦口叶初丹。

夕阳无限人无限,江水有情风有情。

谁见东流不西去,谁言人老不逢春。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理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译文

凭栏远望,思绪绵绵不断,这里的风光比去年更加美丽,草藤缠绕在篱笆头上,花朵依然碧绿鲜嫩;树木矗立在河岸边,叶子刚开始染上红色,夕阳无限美好,人的思绪也无限绵长;江水有情,微风也有情,有谁见过江水只向东流而不向西去呢?又有谁说人老了就不会再遇到春天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凭栏远望所见的秋日江亭风光,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变化,同时寓含了诗人对人生、时光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赏析

“草络篱头花尚碧,树当浦口叶初丹”这两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江亭的自然景色,草藤缠绕篱笆,花朵依然碧绿鲜嫩,树木矗立河边,叶子初染红色,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生机盎然的秋日画卷,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

这首诗也寓含了诗人对人生和时光的深刻感悟,夕阳无限、江水有情、微风有情,这些自然景象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诗人并没有陷入消极悲观的情绪中,而是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人生,他相信,就像江水永远向东流去一样,人生的道路也是不断前进的;就像人老了依然可以逢春一样,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晚年时期创作的一首描绘秋日江亭风光的诗作,当时,白居易已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对人生和自然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他通过描绘秋日江亭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也寓含了他对人生和时光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阐述。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