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归园田居·其一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暮叹篇(虚构,因直接关键词未在原诗中完整出现,故结合意境创作)
暮叹人间苦不谐,
清时有味是归来。
桃源梦远心难定,
且把余生付野埃。
(注:由于“暮叹人间苦不谐,清时有味是归来”并非直接出自陶渊明的某篇具体作品,而是根据陶渊明归隐田园的思想意境虚构融合而成,因此以下分析将主要基于陶渊明的生平及《归园田居》系列作品进行展开,同时尝试将虚构的“暮叹篇”融入其中进行解析。)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表现出对自然及和谐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与不满。
译文
归园田居·其一译文(略去与关键词不直接相关的部分):
……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比喻官场),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暮叹篇译文:
傍晚时分感叹人世间诸多不如意,
在这清明的时节,最有滋味的还是归来田园。
桃源般的梦想太过遥远,心难以安定,
姑且将余下的生命交付给这荒野尘埃吧。
释义
归园田居系列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自然、简朴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官场束缚、世俗纷扰的厌倦,他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暮叹篇则虚构地表达了陶渊明式的暮年感慨,即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不如意后,更加珍惜并向往回归田园的宁静生活,认为那才是人生最有滋味的时刻。
赏析
归园田居系列作品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真挚深刻的情感,展现了陶渊明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中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暮叹篇则虚构地融合了陶渊明归隐田园的思想,通过“暮叹人间苦不谐,清时有味是归来”等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浓厚的田园诗风。
创作背景
归园田居系列作品创作于陶渊明辞官归隐之后,是他对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和深刻感悟,陶渊明在官场中经历了种种不如意,最终选择辞官归隐,过上了他向往已久的田园生活,这一系列作品正是他归隐后心情的真实反映。
暮叹篇则虚构地融合了陶渊明归隐后的思想情感,通过想象他在暮年时的感慨与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对理想的深刻思考,虽然这首诗并非陶渊明直接所作,但它却很好地体现了陶渊明归隐田园、追求自由宁静生活的思想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