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破屋颓垣吾已矣,大冠长剑汝为谁?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虽然“破屋颓垣吾已矣,大冠长剑汝为谁?”并非直接出自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将此句融入解析中,作为对贾岛心境的一种假想性延伸解读,实际此句为后人根据贾岛生平及诗风所构想的意境。)
作者简介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字浪仙,人称“贾长江”,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还俗应举,屡试不第,文宗时任长江主簿,工诗,尤善五律,以苦吟著称,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有《贾长江集》。
译文
(对于原诗《题李凝幽居》的译文)
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打扰,一条长满青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和尚在皎洁的月光下轻轻地敲着山门,走过桥去正好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移来石头惊动了云脚下的树根,我暂时离开这里但是还会回来,按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
(对于“破屋颓垣吾已矣,大冠长剑汝为谁?”的假想性译文)
破旧的房屋,倒塌的墙垣,这是我已然的境遇;而你,头戴大冠,身佩长剑,你究竟是谁呢?
释义
原诗《题李凝幽居》通过描绘李凝居所的幽静环境,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而“破屋颓垣吾已矣,大冠长剑汝为谁?”则假想性地反映了贾岛对自己境遇的感慨与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
赏析
《题李凝幽居》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幽静雅致的隐居环境,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尤为著名,以动衬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而“破屋颓垣吾已矣,大冠长剑汝为谁?”虽非原诗内容,但假想性地表达了贾岛对自我境遇的清醒认识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态度,与全诗的主题相呼应。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穷愁潦倒,官运不济,但他性格孤傲,刻苦钻研诗歌艺术,在唐代诗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善于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作品多抒发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题李凝幽居》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李凝的隐居环境,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而“破屋颓垣吾已矣,大冠长剑汝为谁?”则可能是后人在理解贾岛生平及诗风的基础上,对其心境的一种假想性延伸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