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看短褐琴横膝,谁许峨冠剑拄颐?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鹧鸪天·有客踌躇欲去时

宋·辛弃疾

有客踌躇欲去时,主人呼取醉中诗。

回头却笑人间事,一觉黄粱梦未迟。

江左沉酣求名者,岂知浊酒正相宜。

君看短褐琴横膝,谁许峨冠剑拄颐?

作者及朝代

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译文

当有客人犹豫着想要离开的时候,主人呼唤着要写下醉中的诗句,回头看看却笑世间的事情,一场黄粱美梦醒来还不算晚,那些在江东沉醉于追求名利的人,哪里知道浊酒正适合我们,你看那穿着粗布衣服的人膝上横放着琴,又有谁允许那些高官显贵们戴着高高的帽子、把剑拄在下巴下面呢?

释义

这首词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上片写客人欲去,主人挽留,并以醉中诗相赠,同时以“黄粱梦”暗喻世事如梦;下片则通过对比,讽刺了那些沉醉于名利的人,并表达了自己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高官显贵的不屑。

赏析

这首词以生动的场景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辛弃疾的豪放性格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词中通过“有客踌躇欲去时”的描写,引出了主人的挽留和醉中诗的赠送,为全词奠定了轻松愉快的基调,接着以“黄粱梦”的典故,暗示了世事如梦、名利虚无的哲理,下片则通过对比,进一步突出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君看短褐琴横膝,谁许峨冠剑拄颐?”两句尤为精彩,既表现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又表达了对高官显贵的不屑和讽刺。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作于辛弃疾晚年退隐期间,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但多次遭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压,晚年更是被迫退隐,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词,以表达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通过这首词讽刺了那些沉醉于名利的人,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格的坚守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