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水龙吟·春恨
宋·陈亮
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陈迹流连,新愁黯黯,断魂谁见,梦绕云山,心随明月,空留幽怨,算从来、尽是人间得意,安得并刀剪檐溜,凭高万里望晴空。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陈亮(1143年—1194年),字同甫,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号龙川,学者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陈亮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与辛弃疾志同道合,为南宋豪放词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抗金,反对议和,曾三次被诬入狱,其著作宏富,有《龙川文集》《龙川词》传世,陈亮的词作,风格豪迈奔放,感情激越,语言刚劲,与辛弃疾并称为“辛陈”。
译文
在繁花盛开的深处有一座高楼,轻柔的东风卷起半卷画帘,春天回到了绿色的田野,细嫩的青草覆盖着地面,垂柳的枝条泛着淡淡的金色,漫长的白昼催促着花儿开放,淡淡的云彩笼罩着细雨,天气时而微寒时而微暖,可恨的是这芬芳美丽的世界,游人还未曾欣赏,就都交给了黄莺和飞燕。
我寂寞地登高望远,向着南楼,听到一声归雁的鸣叫,过去的痕迹让我留恋,新的忧愁又笼罩心头,失魂落魄又有谁能看见?梦中绕着云雾缭绕的山峦,心随着明月飞翔,只留下深深的幽怨,想来这人生,总是充满了得意与失意,哪里能找到锋利的并州剪刀,剪断屋檐上的流水,让我凭高远望万里晴空。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作者内心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上片写春日景象,下片则转入抒情,表达了作者的寂寞、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词以春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词中“安得并刀剪檐溜,凭高万里望晴空”一句,表达了作者想要摆脱现实困境,追求高远理想的愿望,并刀,即并州的剪刀,以其锋利著称,这里用来比喻能够剪断烦恼、困境的工具;檐溜,即屋檐上的流水,象征着无法控制的现实困境,作者希望借助“并刀”的力量,剪断“檐溜”,从而凭高远望万里晴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而北方金朝势力强大,对南宋构成严重威胁,陈亮作为一位有识之士,深感国家危亡,人民疾苦,因此他积极主张抗金,反对议和,他的主张并未得到朝廷的采纳,反而多次被诬入狱,在这样的背景下,陈亮创作了这首词,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剪断现实的困境,实现国家的统一和人民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