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携短剑隐红尘,亦入名山烧大药。出自哪首诗?

小星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隐逸

唐·吕岩

或携短剑隐红尘,亦入名山烧大药。

白日升天无近远,绿云寻遍水边村。

作者简介

吕岩,即吕洞宾,唐代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名喦("喦”或作“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乐镇)人,吕洞宾是道教中的大宗师、祖师爷级人物,民间传说他在修炼过程中,巧遇仙人钟离权授以丹道,又遇火龙真人传以剑法,其后,道教典籍将吕洞宾奉为“八仙”之一,并且是全真道北五祖之一,吕洞宾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被后世尊称为“吕祖”、“纯阳祖师”。

译文

有时携带短剑隐居在世俗红尘之中,有时也会进入名山之中炼制仙丹大药,白日飞升成仙不论距离远近,我在绿水青山间遍寻那隐逸的村落。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吕洞宾作为一位道教隐士的生活状态,他时而隐居于红尘之中,以短剑为伴,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时而又深入名山,炼制仙丹,追求长生不老之道,无论身在何处,他都怀揣着对仙道的执着追求,遍寻绿水青山间的隐逸之处。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吕洞宾作为道教隐士的飘逸与洒脱,首句“或携短剑隐红尘”,既表现了吕洞宾的武艺高强,又暗示了他对世俗红尘的淡泊与超脱,次句“亦入名山烧大药”,则揭示了吕洞宾对道教炼丹术的热爱与追求,后两句“白日升天无近远,绿云寻遍水边村”,则进一步强调了吕洞宾对仙道的执着与坚定,以及他在绿水青山间遍寻隐逸之处的逍遥自在,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道教文化的韵味与魅力。

创作背景

吕洞宾作为道教中的重要人物,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在道教修炼上有着深厚的造诣,还广泛传播道教教义,对后世道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首诗很可能是吕洞宾在隐居修炼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道教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向往,通过描绘自己携带短剑隐居红尘、深入名山炼制仙丹的场景,吕洞宾展现了自己作为道教隐士的飘逸与洒脱,同时也传递了道教文化中追求长生不老、超脱世俗的核心理念。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