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畜豚种菜养父兄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畜豚种菜养父兄,此风乃可传百世。
人间万事皆如梦,惟有孝亲终不逝。
田园虽狭足自给,诗书满架心无累。
他年若遂归田计,共话桑麻乐未已。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养猪种菜来奉养父兄,这样的风气才可以流传百世,人间万事都像梦一样虚幻,只有孝顺父母的美德永远不会消逝,田园虽然狭窄但足以自给自足,书架上摆满了诗书心中没有牵挂,将来如果能够实现归隐田园的计划,我们一起谈论农事快乐无穷。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种简朴而孝顺的生活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孝道和田园生活的向往,首句“畜豚种菜养父兄”直接点明了主题,即养猪种菜来奉养父兄,体现了孝顺的美德,次句“此风乃可传百世”则强调了这种风气的可贵和值得传承,接下来的两句“人间万事皆如梦,惟有孝亲终不逝”进一步强调了孝顺的重要性,认为它是唯一不会消逝的美德,后两句则描绘了田园生活的自给自足和心灵的宁静。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作者通过描述一种简单而充满爱心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孝道和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诗中“畜豚种菜养父兄”一句,既是对传统农耕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孝顺美德的生动诠释,作者通过对比“人间万事皆如梦”和“惟有孝亲终不逝”,强调了孝顺的永恒价值,整首诗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美德的坚守。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亲身经历了北宋的灭亡和南宋的建立,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他深感国家的危难和人民的疾苦,他并没有因此消沉沮丧,而是积极寻求解决之道,在仕途不顺的情况下,他选择了回归田园生活,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它反映了陆游对孝道和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体现了他在动荡时代中寻求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