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向彭州取牡丹,蜡封驰骑露初乾。全诗是什么?

生辉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彭州送牡丹花

唐·白居易

忆向彭州取牡丹,蜡封驰骑露初乾。

只愁风断青衣渡,不羡云开白帝山。

火急看花最尽日,迟回攀折已暝烟。

何当更挈壶中酒,往看成都好色仙。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白居易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回忆起曾向彭州索取牡丹的情景,那时牡丹还带着晨露,被蜡封好后迅速骑马送达,我只担心青衣渡的风会吹断花枝,而不羡慕那云雾缭绕的白帝山,急切地想要在花开的最盛之时赏花,但等到攀折时已近黄昏,烟雾缭绕,何时才能再次携酒前往,去欣赏成都那如仙般美丽的牡丹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彭州牡丹的怀念与向往,通过“蜡封驰骑”的细节描写,展现了牡丹送达时的珍贵与急切,诗人对牡丹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甚至不惜以“风断青衣渡”的忧虑来衬托,同时也不屑于那些虚名浮利(如“云开白帝山”),诗人表达了对再次赏花的美好期待。

赏析

这首诗以牡丹为线索,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诗中“蜡封驰骑露初乾”一句,既描绘了牡丹的珍贵与送达的迅速,又体现了诗人对牡丹的急切期待,而“只愁风断青衣渡”一句,则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呵护与担忧,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富有画面感,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在任期间或游历彭州之后,彭州以其美丽的牡丹而闻名,白居易在游历或任职期间可能曾亲眼见过或听说过彭州的牡丹,对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当他回忆起这段经历时,便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对彭州牡丹的怀念与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