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者谓死为归人,此身未死均是客。的释义

小编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客中吟

唐·杜荀鹤

古者谓死为归人,此身未死均是客。

浮生空自忙如蚁,白发频生知不知。

四海九州何处是,一生心事竟难期。

百年过半休惆怅,且醉樽前百首诗。

作者及朝代

杜荀鹤,唐代晚期诗人,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举不第,后曾入南唐为中书舍人,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有《唐风集》传世。

作者简介

杜荀鹤生于晚唐乱世,一生郁郁不得志,但其诗歌创作却颇有成就,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素材,以白描手法描绘社会现实,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深沉,他的诗作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古人把死亡看作是回归故乡,只要这身体还未死去,就都是漂泊在外的旅人,人生短暂而空虚,如同忙碌的蚂蚁一般无休止地奔波,白发频生,自己是否知晓呢?四海九州如此广阔,哪里才是我的归宿?一生的心事终究难以预料,人生已过半百,不必再为过往而惆怅,姑且就在酒樽前沉醉,写下百首诗歌以寄情思。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漂泊无定的感慨,首句“古者谓死为归人”引出了对死亡的看法,认为死亡是回归故乡,是人生的终点,次句“此身未死均是客”则强调了人在世时的漂泊不定,无论身处何方,都是客居他乡,接下来两句“浮生空自忙如蚁,白发频生知不知”描绘了人生的忙碌与无常,以及岁月流逝带来的无奈,最后两句“百年过半休惆怅,且醉樽前百首诗”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即使人生已过半百,也不必过于惆怅,姑且就在酒樽前沉醉,用诗歌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归人”与“客”的对比开篇,巧妙地引出了诗人对人生漂泊无定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人生的忙碌与无常,以及岁月流逝带来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也展现出了自己的豁达态度,即使人生已过半百,也不失乐观与洒脱,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荀鹤晚年时期,此时的他历经坎坷,多次应举不第,仕途不顺,生活困顿,面对人生的无常与漂泊,诗人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客中吟》,诗中既表达了对人生漂泊无定的无奈与感慨,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与乐观精神。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