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扁舟五湖口,阻风中酒又成诗。的释义

春秋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阻风五湖

唐·李中

遥想扁舟五湖口,阻风中酒又成诗。

烟波渺渺人千里,云水悠悠月半规。

钓艇归来芦岸晚,渔灯明灭荻花时。

谁人得似秋光巧,画出山斋杖屦随。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中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中,字有中,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是南唐的一位重要诗人,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的诗风著称,李中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深受后人喜爱,他的作品在《全唐诗》中有收录。

译文

遥想那扁舟停泊在五湖之口,因风受阻,饮酒解闷又写成新诗。

烟波浩渺,友人远在千里之外,云水悠悠,月亮半圆如规。

钓艇归来时,芦岸已晚,渔灯在荻花间明灭闪烁。

谁能像这秋光一样巧妙,画出我山斋中杖屦随行的情景。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五湖口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首句“遥想扁舟五湖口”点明地点和情境,次句“阻风中酒又成诗”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后两句则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首联以“遥想”二字开篇,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五湖之口,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颔联通过“烟波渺渺”和“云水悠悠”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五湖口的自然美景,颈联则以“钓艇归来”和“渔灯明灭”为画面,展现了诗人宁静的田园生活,尾联则以“谁人得似秋光巧”的设问,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热爱和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中晚年隐居期间,晚唐至五代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身处乱世,对现实感到无奈和失望,他选择隐居山林,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五湖口的自然景色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