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伏生
朝代:宋
作者:陆游
伏生已是老专经,犹向泮宫传《鲁颂》。
许我年如伏生比,逢时犹解诵唐虞。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伏生已经是年迈的老学者,仍然在泮宫(古代的学校)传授《鲁颂》,如果我的寿命能够像伏生那样长久,遇到合适的时机,我仍然能够诵读唐尧虞舜的典章制度。
释义
这首诗是陆游自比于古代的老学者伏生,表达了自己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国家典章制度的热爱,伏生是西汉经学家,专治《尚书》,年九十余,汉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乃闻伏生能治,欲召之,但伏生已九十多岁,不能行走,于是文帝便派太常使掌故晁错前往受业,陆游以伏生自喻,表达了自己虽年迈但仍愿为国家效力的决心。
赏析
这首诗以伏生为榜样,表达了陆游对学问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诗中“许我年如伏生比,逢时犹解诵唐虞”两句,既表达了对伏生的敬仰,也表达了自己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国家典章制度的热爱,陆游一生忧国忧民,他的诗歌常常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族精神的弘扬,这首诗也不例外,它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陆游的爱国情怀和学术追求。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使得陆游深感忧虑,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希望通过自己的笔触来唤醒人们的民族意识,推动国家的复兴,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表达了陆游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通过自比伏生,陆游表达了自己虽年迈但仍愿为国家效力的决心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