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风雨夜有感
宋·陆游
岂知风雨有兹夕,屋破窗鸣纷百怪。
孤灯照影夜漫漫,万籁无声心自在。
世事纷纭难预料,人情冷暖易悲哀。
何时得遂归田计,月满松风径自开。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哪里知道会有这样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房屋破败,窗户被风吹得吱吱作响,各种奇怪的声音纷至沓来,孤独的灯光映照着我的身影,长夜漫漫无尽头,但在这万籁俱寂之中,我的内心却感到了一种难得的宁静与自在,世事纷纭复杂,难以预料;人情冷暖无常,容易让人感到悲哀,不知何时才能实现归隐田园的计划,那时月光洒满松林小径,清风徐来,自然之门为我敞开。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情冷暖的深刻感慨,以及渴望归隐田园、寻求内心宁静的愿望,首联直接点题,写出风雨之夜的破败景象;颔联通过孤灯照影与万籁无声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颈联则是对世事人情的深刻反思;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风雨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首联“岂知风雨有兹夕,屋破窗鸣纷百怪”以突兀的笔触开篇,营造出一种紧张而破败的氛围;颔联则通过“孤灯照影夜漫漫,万籁无声心自在”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这种宁静并非来自外界的安静,而是源于内心的平和与坚定;颈联“世事纷纭难预料,人情冷暖易悲哀”则是对世事人情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悲哀;尾联则以一种向往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渴望与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屡遭排挤和打压,晚年更是退居山阴,过着清贫的生活,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陆游独自面对破败的房屋和纷乱的世界,内心充满了无奈与悲哀,但同时也对归隐田园、寻求内心宁静的生活充满了向往,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感人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