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唐·白居易
门巷萧条长绿苔,欢情寂寂随年减。
俗事纷纷逐日生,华发萧萧满镜来。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不丈夫。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歌反映了人民疾苦和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译文
门前巷陌长满了青苔,显得萧条冷清,欢乐的情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减少,世俗的琐事却像春天的草木一样,一天天地滋生出来,镜子中映照出的是自己满头的白发,在琴声中,唯一知道的是那渌水的旋律,在品茶时,老朋友蒙山茶叶的香气依然熟悉,无论穷困还是显达,无论停留还是前行,这些都将伴随着我,谁说我现在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首联写门巷萧条,欢情减少,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颔联写俗事纷扰,华发渐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琐事的厌倦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颈联通过琴声和茶香,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故旧的思念,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穷通行止的豁达态度,以及对自己依然保持大丈夫气概的自信。
赏析
这首诗以闲居为背景,通过描绘门巷、欢情、俗事、华发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落寞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也通过琴声和茶香等细节,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故旧的思念,在尾联中,诗人以豁达的态度面对穷通行止,展现了自己依然保持大丈夫气概的自信,整首诗语言平易通俗,情感真挚动人,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晚年闲居时所作,当时,诗人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世俗的纷扰和人生的无常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闲居的日子里,诗人通过观察和感悟生活,写下了这首反映自己心境和生活状态的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故旧的思念,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和自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