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归园田居·其一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注: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乞骸自喜脱风尘,北陌东阡负耒身”并未直接出现在此诗中,但根据陶渊明的归隐思想及田园诗风格,我选取了其最著名的《归园田居》系列之一进行解析,以展现其归隐田园的心境与情怀,若直接寻找包含这两句的诗词,可能并非出自陶渊明之手或流传不广,故以下解析基于《归园田居·其一》。)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译文
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笼中鸟常依恋往日林木,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释义
此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最突出的是写景——描写田园风光,抒写从事躬耕的感受,诗人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悠然自在的语调,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断,让读者在其中去领略乡村的幽静以及作者心境的恬淡,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和无限向往。
创作背景
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当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的生涯,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本诗是其中的第一首。
虽然直接包含“乞骸自喜脱风尘,北陌东阡负耒身”这两句的诗词可能并非出自陶渊明之手,但《归园田居·其一》作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深刻体现了其归隐田园、追求自然与自由的思想情怀,与您的关键词所蕴含的意境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