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年少那知此,处处喧呼蹴鞠场。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蹴鞠

宋·陆游

乡村年少那知此,处处喧呼蹴鞠场。

露草沾衣重,风花入座香。

长衫束带为游客,短褐担簦过野塘。

回首故园今好在,流年空忆梦魂长。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乡村的少年哪里知道这些(蹴鞠的乐趣),到处都是喧闹欢呼的蹴鞠场地,露水打湿了衣裳,花草的香气随风飘入座位,穿着长衫束着带子的游客们,穿着短衣挑着簦子的村民们,都纷纷经过野塘前往蹴鞠场,回首望向故乡,如今依然安好,但流逝的岁月只能在梦中回忆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南宋时期乡村蹴鞠(古代足球)的热闹场景,以及诗人对故乡和逝去时光的怀念,诗中通过对比乡村少年对蹴鞠的无知与蹴鞠场的热闹,展现了蹴鞠在当时的普及和受欢迎程度,诗人也通过描绘自己的装扮和村民的装扮,以及回忆故乡和流逝的岁月,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蹴鞠为线索,串联起诗人对故乡、对时光、对人生的多重感慨,首联“乡村年少那知此,处处喧呼蹴鞠场”以乡村少年的无知反衬出蹴鞠场的热闹,为全诗定下了欢快的基调,颔联“露草沾衣重,风花入座香”则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充满生机的氛围,颈联“长衫束带为游客,短褐担簦过野塘”通过描绘不同人物的装扮和行动,展现了蹴鞠活动的广泛参与性,尾联“回首故园今好在,流年空忆梦魂长”则笔锋一转,将诗人的思绪拉回到故乡和逝去的时光,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中年或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在游历或隐居乡间,目睹了乡村蹴鞠的热闹场景,触发了对故乡和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和感慨的诗篇。

文章下方广告位